美国驻华大使表态,中国买波音飞机只差临门一脚,他连用3个“重要”强调这笔订单的分量。对此,我商务部发言人的回应很直接。那么,这笔订单对美国到底有多重要?又释放了什么信号?
9月23日,美国驻华大使庞德伟在北京和美国国会议员代表团一起开吹风会时,迫不及待地宣布中美关于波音公司“巨额”飞机订单的谈判进展,宣称已经进入“最后几天、最后几周”的冲刺阶段,他一再用“对波音重要”“对总统重要”“对中国也很重要”来凸显订单分量,而这透露出美方的急切心态。
至于美国为何会这么着急,原因有三个。一是这笔订单数额巨大,对现在的波音公司来说,无疑是救命的良药。彭博社报道称,波音正推动与中国达成一项出售高达500架飞机的协议,如果落地,这将大幅缓解波音当前在华销售的低迷局面。
实际上,早在特朗普第一任期访华时,中美曾敲定300架波音飞机的采购协议,总价值超过370亿美元。那时候波音在华市场份额稳定在50%左右,中国成为波音全球第二大单一市场。这对波音来说,是绝对的核心市场。然而,这种局面随着中美贸易摩擦升级而改变,关税壁垒和市场竞争的叠加影响,让波音在中国市场的处境急转直下。
如今,波音卖不动,工厂就会裁员,选民的不满情绪就会上涨,更别提美国要在明年举行中期选举,而现在特朗普就需要业绩给共和党拉选票,如果他能在中期选举前,推动中美签下波音大单,无疑会是一个绝佳的拉票噱头,所以美国大使才特意强调订单“对总统非常重要”,而这就是第二原因。
最后一个原因是,特朗普常用“飞机外交”作为手段,推动波音订单的签署。此举一方面维护美国制造业形象,毕竟波音代表美国工业;另一方面,通过外国政要采购波音,也彰显美国经济与产业实力。
不过,特朗普的“飞机外交”现在在中国这不好使了,因为对于这笔订单,中国也有自己的考量。当前,中国航空市场发展迅速,飞机需求持续增长,引进波音飞机虽然可以满足部分运力扩张需求,但中国也在推进国产大飞机C919的发展。
更别说C919正在稳步发展中,国产化率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,中国航空产业的自主研发能力正在增强。换句话说,中国采购波音飞机,不能仅仅因为美方的“重要性”说法就轻易决定,而必须综合评估成本、技术、运力和战略需求。
因此,相比较于美国的急切,中国的回应就冷静的多了,我商务部发言人在25日下午就此事回答记者提问时,没有直接说订单的细节,而是强调中美经贸关系应以互利共赢为基础,目前阻碍中美正常经贸合作的核心因素,是美国的单边限制措施。
从商务部发言人的回答也能看出来,中方的态度非常明确,合作基于互利共赢,任何单方面施压或短期政治目的,都不会轻易动摇中国的决策。美国如果想稳住波音订单,也需要展示诚意,采取平等、互利、务实的合作方式。
从战略角度看,波音订单只是中美经贸关系中的一个节点,但它反映了双方在贸易、产业和政治层面的复杂博弈,美国希望借此提升产业自信和政治优势,中国则在推动自主发展和满足实际需求之间权衡,双方如何把这笔订单真正落实,将是对中美经贸合作能力的一次检验。
同时,这件事也说明了中美合作的潜力依然存在,随着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,中美双方在经贸领域拥有广阔合作空间。无论是飞机订单、农业贸易,还是其他产业合作,只要遵循平等互利原则,稳定健康的中美经贸关系仍可实现,波音订单只是一个信号,它显示出双方都有意在复杂局势下,寻找合作突破口。
总之,波音飞机订单谈判进入最后阶段,这不仅是一次商业交易,更是中美经贸关系的一次试金石。美国急切希望达成协议,缓解波音压力,增加政治筹码;中国则以务实立场平衡自身利益。考虑市场需求、国产飞机发展和经贸整体稳定,最终双方能否达成真正互利共赢的合作,还得看美国接下来的选择,是对抗还是合作。